Friday

滑稽的国葬、费解的演技

八位警官的国葬之规格前所未有,他们的死仅仅是地震的几秒钟内,没有任何悲壮英勇的过程,和那些在艰苦地区为了老百姓没日没夜工作,甚至献出生命与热血的默默无闻的基层干警相比,谁更高尚呢。

这次国葬让九位常委单个出演,他们太辛苦了,一般人吃不消啊,这样的国葬就能提高公安队伍的声誉吗。我倒想,让全国人民按地区民选出优秀的警官(包括献身的),而后优中选优,让活着的优秀的警察受到高规格的接见,并弘扬他们的事迹,效果要比此次国葬来得好,老百姓也能接受。

当下,从上到下,演戏的技巧不断翻新,演来演去,老百姓已经烦了。还是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吧。

Labels:

Tuesday

有人呼吁政府压缩消费



专家呼吁政府率先压缩消费
2008年12月30日 第一财经日报 刘展超

  在明年经济可能更为困难的形势下,学者呼吁,政府应该与公众共度时艰,率先压缩政府消费。

  当前政府的公共消费规模有多大?因相关信息和数据并未完全公开,至今尚难以具体统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2006年的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

  这还是2006年的数据。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竹立家认为,随着财政收入近年来快速地增加,公费支出也会水涨船高,表现在数字上,肯定会有增加。而且,重要的还不是数额大小,更为关键的是,公款消费过度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影响和伤害政府威信。

  9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据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下称“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做关于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的报告时介绍,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达到39373.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4.4%,总支出为40422.73亿元,增长了19.2%。

  简单测算下来,9000亿元在近4万亿元的总支出中,大约占了22.5%的份额。而在上述2006年全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可发现,当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1254亿元,全国财政科技支出1260.38亿元,全国财政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834.53亿元……

  对于“钱花在了哪里”这样的问题,在上述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已经有人大代表直言“痛心”。

  “虽然财政收入增加了,但是政府公务也增加了,有些部门也不够精简,冗员较多。”秦池江代表说,“更让人痛心的是,现实中也存在很多奢侈浪费现象,有的财政资金被用到了建豪华楼房、培训中心等设施上。”

  竹立家近日在央视的访谈节目中表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是9%左右,日本占2.8%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占5%左右,“而中国政府自身消费这一块这个数量太大,自身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令人忧虑。”

  为此,竹立家建议,政府要与民众共度时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府消费要降下来。

  “政府自身必须做出表率,率先瘦身。明年是关键的一年,一来国际金融危机还会继续蔓延,经济增速会有所下滑,二来国内以往没有明显爆发的一些矛盾可能会有所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提高自身的威信。”他对记者表示。

  “过去提倡艰苦朴素,勤俭奉公,现在还要多多提倡,尤其是党的干部要以德为先,率先廉洁自律。”竹立家说。

  中央纪委和监察部日前即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在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制止奢靡之风和铺张浪费行为。通知要求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公开曝光。

Labels:

Wednesday

慈喜 原国家最高领导人

拥有最多奴才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传统文化的唱导者,国粹京剧之母

Labels:

Monday

于丹 滑精的女人

原本平常的女人

Labels:

余秋雨 所谓的大师

那些无处不在操着简洁,生动语言的人该怎么说呢

Labels:

成思危 非民选人大的原副委员长

官僚,政客,非学者,非独立某党原中央主席

Labels:

Saturday

千元存款18年变3.4万 农行拒付

2008年09月19日 09:03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张 源 实习生 刁侃捷
  安徽蒙城县下岗职工陶玲于18年前在银行存了1000元,按照存款协议,她18年后可得到本金及利息总计3.4万元,但如今银行却拒绝向其支付。
  1983年9月3日,陶玲在农行柜台办理了“子女婚嫁老人养老储蓄”,存入了1000元。按照存款协议,这1000元存款定期18年,月息15.793%,到期后陶玲总共可以拿到3.4万元。但农业银行蒙城支行方面却称,陶玲的存单是当年“高息揽储”下的产物,利息远远高出目前央行所做出的规定。另外,18年也超过了央行规定的最高存款年限,因此蒙城支行拒绝支付3.4万元。
  昨天,记者连线农业银行亳州市支行办公室主任沈伦,他表示,亳州市支行已经对此事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但由于事隔久远,目前没有结果。
  记者随后采访了上海四方律师事务所的姚丹文律师,他认为,虽然我国法律规定私人借贷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利息的4倍,但这起纠纷发生于个人与银行之间,不在这项法规的调节范围内。平等主体间签订的合同,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只要不涉及“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等行为,那么银行没有理由拒付这3.4万元。

Labels:

Tuesday

解决股市问题必须重建政府信用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编辑部
  股市长期的恶性暴跌,不但对企业融资、投资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造成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实实在在大幅缩水,使得中国社会最有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对国家的认同发生动摇,从而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和社会稳定
  日前,美国财政部宣布了对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拯救方案。这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中国A股自去年10月创下历史高点后,还不到一年时间,指数就跌去65%,市值损失近3万亿美元。投资者更是惨遭财富缩水的痛苦。美国这个被认为是最市场经济的国家,却在用行政手段救市,那么,以维护金融稳定运行,并把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自己工作重中之重,也已渐渐开始“市场化”治市的中国监管部门,是否能从中得到某些借鉴?
  美国政府之所以要“干预市场”,出手挽救“两房”,除了担忧由此发生金融危机外,一个更大原因是为自己当初信用监管不当买单。美国“两房”的创建是隐含了美国政府的信用担保的,如果在“两房”出现危机而自身无力解决时,政府不出手挽救,也就等于美国政府撕毁了隐性担保协议,任由“两房”债券变成废纸,以后美国金融机构和政府发行的债券就别指望外国投资者来购买。所以,美国政府出手救助“两房”,实际上也是在救自己,是要维持美国政府与 “两房”债券最起码的信誉。
  这也正是目前中国股市的症结所在:管理层滥用政府信用和缺乏政府信用并存。前者表现在,不仅让一大批居市场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还以政府信用和国家优惠政策支持让它们获得高额市盈率。即使在股市非常疲弱,管理层依靠各大主流媒体连篇累牍强调维稳的奥运非常时期,大盘国企股也照发不误。后者表现在,当股市出现自由落体式的暴跌,广大投资者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跌势时,管理层却迟迟不愿出台实质性的措施来提振股民的信心。
  股市当然应该市场化而最终也必然要走向市场化,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转轨市场而言,市场化只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千万不能“揠苗助长”。而且,市场化后也不是说政府就可以不闻不问,在市场自身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政府必须干预。
  何况,中国的股市现在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从上市公司的IPO和再融资的审批,到基金的发行和QDI I的开放,一直到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设计等等,哪一个环节不都是由政府部门掌控?在政府政策仍然涵盖股市运行的主要方面时,一味强调用市场化思路来治理股市,任由市场自行寻找底部,这实际上是在撕毁此前政府与投资者之间达成的隐性担保协议。
  股市本是信心经济。股市的信心来自于投资者稳定的预期,而预期很大程度上又来自政府的信用。所以,要稳定暴跌不断的股市,管理层为自己的信用失误买单,重塑政府信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由政策失误造成的股市危机,再由政策纠正过来;二是在救市的过程中,政府与投资者建立一种新的信用模式,这就是基于市场规律的信用模式。因此,此轮救市,不是简单地采取降低印花税或发基金之类的行政手段,而是制度救市,或者是行政手段救市加制度治市的结合。
  英国在撒切尔时代一样进行过股改,用以民为本的思维,将好的国营企业上市,将改革的利益归于全体老百姓,造就了一个各方受益、稳定而多赢的英国式股改。而我国管理层推崇的股改,却造就了大起大落、多方受损的动荡格局。而且对中石油在海外低价上市高分红而到国内则变身为超高价上市低分红致无数百姓血本无归、老公司对价放出巨量大小非而大量新公司不付对价继续产生无穷无尽的大小非等劣行,任社会各界如何提醒呼吁都不及时过问,任由市场崩溃,实在难说是以人为本。
  具体来说,对目前影响股市发展的核心问题---大小非,无论是采用征收暴利税的形式,还是锁定出售期限,或者是像管理层主张的那样采用可交换债券的方式等,政府应该尽快找出一种市场认可的方式,妥善地解决这一历史问题。
  但长期而言,股市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对股市进行重新定位方有可能。股市的定位要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应也不能再把股市作为国企解困、重组和融资的手段,而应有更高目标。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股市应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构建自主创新经济体系,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也呼应了十七大提出的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要求。
  股市长期的恶性暴跌,不但对企业融资、投资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造成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实实在在大幅缩水,使得中国社会最有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对国家的认同发生动摇,从而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和社会稳定。所以,保持股市的平稳发展不但是资本市场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漠视不得。

Labels:

Wednesday

股市终成中产阶级的万人坑

2008年09月09日 11:31 卢麒元
中国的一亿股民恰好是中国新生的中产阶级。
中国的中产阶级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被埋葬的命运。
其实,中国在实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整体的制度安排,已经决定了中产阶级的命运。如果,仔细研究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剔除华丽的包装,几乎就是完整版的南美洲 资本主义模式。这是由官僚买办阶级与平民无产者构成的哑铃模式。中间没有多少中产阶级的发展空间。所以,当中产阶级刚刚露出雏形,制度和政策之手,就必然将其扼杀于摇 篮之中。
有趣的是,扼杀竟然是通过市场方式进行的。
笔者已经多次强调,金融从来就是财政的延伸。资本市场仍是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在制度和政策扭曲的状况下,股市与其说是配置资源的工具,不如说是财富再分配的手段。 掌握终极分配权的人们,会站在谁的立场上呢?这几乎没有悬念!
笔者已经多次强调,中国股市的癫痫病,是制度和政策交替作用的结果。当大量流动性涌入市场(外汇结算释出人民币),就故意收紧资产投放,导致资产价格狂涨;当资产 大量投放市场(大小非解禁),就故意收紧流动性,导致资产价格狂跌。用有形的政策加上无形的手,制造资产价格非理性剧烈波动。从而为特定人群制造天量的财富输送。
笔者已经多次强调,失去了道德追问,任何关于制度和政策的讨论,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笔者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甚感悲哀。看看他们的经济学杰作吧!中国的经济学,终于 彻底地不讲政治了。中国知识分子制造了:奏折式经济学;学霸式经济学;新闻式经济学。中国知识分子终于自觉地完成了“自宫”,修成了“东方不败”。
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就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集合。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地发展,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数量急剧地膨胀,他们必然有政治和经济权利的要求。这 种要求,理应形成对制度和政策变革的推动力量。遗憾的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弱点,注定了他们坎坷的命运。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什麽?仍然是《大 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四姨太”。“四姨太”们在被羞辱和压迫的时候,除了“偷情”式的反抗,就只会赤裸裸地背叛和出卖。
思想解放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林肯总统颁布废除奴隶的宣言,从肉体上解放了黑人。但是,经历了漫长的百年历程,黑人仍然无法彻底地完成思想的解放。任何真正 的解放都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必须是也只能是“灵魂深处闹革命”。
中国没有经历宗教改革、没有经历文艺复兴、没有经历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实现自主意识的觉醒。没有觉醒,哪里会有觉悟!精神上无法站立起来的“ 四姨太”们,无法完成自我救赎,更无法完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救赎。懦弱的中国知识分子,根本无法生长出精神的脊梁。没有脊梁,能期待他们直立行走吗?
看到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笔者有一种沉于冰窖底部的凄冷和悲凉。
必须看到,中国中产阶级的命运不仅仅是历史的宿命。这后面还隐含了国际政治的深刻背景。这从香港和台湾中产阶级的衰落当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08年9月7日香港立 法会选举,代表中产阶级派别的政党大败,清楚地说明了问题。中产阶级消失了,代表中产阶级的政党哪里还有立锥之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对于中产阶级的灭绝,具有鲜明的 国际化特征。这是近二十年来,国际政治历史性的反动。经济现象不过是政治现实的倒影。
中国的股市在流血,流淌着中国中产阶级的血。不知道这巨大的创痛,能否刺激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否带来一点点的觉醒?
注一:打压股市,足以完成“一控”,可谓是“周郎妙计安天下”。难道,都忘了下面还有一句吗?
注二:股市低迷可以进一步压抑国内消费需求,流血完成了另外“一保”:保证不输出通货膨胀。支持美国在低通胀环境下完成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多好的战略伙伴啊!
注三:“世界工厂”的市值只剩下两万亿美元,终于变成了甜美的“汇源果汁”,打算留给谁来吸呢?
注四:“通货膨胀有利于产业升级”。同理可证:“通货膨胀才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真正动力”。当然,也就不用讨论制度创新了!
注五:“一保”等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说,将纳税人的钱,变成企业利润,以保障不纳税的人可以继续有工作。这算不算是很“油菜”呀?
注六:真的“一保一控”实现了,GDP和CPI都达到预定指标了,中国经济就真的完成转型了吗?结果能够变成原因吗?狗能咬到自己的尾巴吗?
注七: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经济学人,必然蜕变为经济人!经济人最好的职业就是经纪人!经纪人简称买办,买办贩卖的当然是买办经济学!
注八:还需要再注下去吗?

Labels: